妙手云医
微泵由于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具有注射药物剂量精确且能保持匀速恒量等优点,在临床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引起特别关注。
案例分享
▎案例1:管路折叠
查房时发现患者的微泵输液延长管处于折叠状态,虽然报警器没有报警,但会影响给药速率。
▎案例2:标识不规范
按要求微泵给药时,注射器尚需贴上患者的用药执行单,便于用药交接和观察,但图片中将执行单贴在注射器的下方,会影响观察。
改进措施:下图中的给药执行单标识张贴就符合操作要求,可供临床借鉴。临床护士需规范微泵给药中的操作规范,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
微泵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导管堵塞
原因分析:药物输入速率小、输液延长管受压或折叠是主要原因。微泵虽然有堵塞警报装置,但其启动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间和压力,如导管堵塞,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输入,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改进措施:在微泵使用过程中,不可过分依赖微泵的报警功能,应加强巡视、定时检查导管情况,嘱患者放松肢体、勿用力,避免延长管受压或折叠,始终保持输液通畅。
对于输液速率<3mL/h者,可通过三通管缓慢维持静脉滴注,以保持导管通畅。同时将微泵使用中患者需注意的问题及时告诉患者及家属,避免患者因肢体活动幅度过大而引起输液管堵塞。
2.静脉炎
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高浓度和/或长时间输入血管活性药所致,静脉注射部位选择不当也是原因之一。
改进措施:使用微泵输入血管活性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下,每天更换输液延长管及三通管;使用时间>72h后应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部位,或改为深静脉置管。尽可能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给药。
若病情允许,可适当稀释药物,降低药物浓度,以减少对静脉的刺激。输液期间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发现静脉炎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抬高患肢,局部可予水胶体透明贴等防治。
3.调控不当
原因分析:由于调节速率后未及时启动开关,或使用双道微泵时错送三通管所致;也要关注到速率控制开关被他人意外触及致误停的可能。
改进措施:在微泵输液过程中,如调节速率后应及时启动开关,确认启动指示灯闪烁;使用多道微泵时,应确保各连接管路正常、畅通。微泵尽量固定在病床上不易触碰的地方。多个微泵同时使用时,可固定于一个输液架上,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触碰微泵的控制面板。加强巡视,定时检查,保证微泵的工作正常。
4.剂量不准
原因分析:主要是因回血后处理不当和微泵自身故障所致。
改进措施:如少量回血,可用生理盐水长按FAST键推入以保持通畅;回血较多时,应及时更换三通和输液延长管。因为一根输液延长管内有约4mL的液体,长按FAST键快速推入回血可引起严重后果。设立设备专管员对微泵进行维护,做好微泵的清洁、消毒,以及仪器的正常检查工作,出现故障及时送设备科维修,确保微泵使用中不出现故障。
5.药物反应
原因分析:主要与多种药物分别经输液延长管接入三通管后而发挥生的反应,可出现混浊或结晶。
改进措施:数种药物混合后还是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建议抗生素单独输入,一条静脉通道输入液体不宜超过3种。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