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 【临床分享】休克的诊断标准

【临床分享】休克的诊断标准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19-12-23阅读量:170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达50%。休克在危重症中比较常见,1/3的ICU的病人有休克,在门急诊或普通病房休克其实也并不少见。

 

急性循环衰竭的根基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致氧输送不能保障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细胞缺氧的病理生理状态。

 

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早期对治疗反应较好,可能被逆转,一旦进展至终末期,则将发生不可逆的器官损害直至死亡。

 

因此,临床医生应早期识别休克并早期治疗,以防进展为不可逆的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的诊断好难?

 

《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19版:休克章节介绍了定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然后直接进入治疗部分,没有诊断部分。《内科学》第9版没有休克章节。《外科学》第9版『外科休克』章节:

【临床分享】休克的诊断标准

 

虽有诊断内容,但诊断标准比较模糊,很难界定,临床可操作性不强。

 

休克诊断其实并不难先前我国没有关于急性循环衰竭的共识或指南,而且临床诊断标准不够清晰。休克诊断其实并不难,找到合适的资料才最重要。

 

2013年VincentJL等在NEJM发表《循环衰竭》,写得就非常简洁明了(图1)。休克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与生化指标,可概括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详见图1):

 【临床分享】休克的诊断标准

图1休克的诊断标准休克的诊断标准可归纳为『两低一高』:低血压、低灌注与高乳酸。

 

中外指南共识

 

●急性循环衰竭的诊断应当根据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推荐诊断休克时动脉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或较基线下降≥40mmHg,但低血压并非诊断必要条件。

●休克通常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体征。目前对于以下3个器官能够较为容易地进行组织灌注的临床评价:➤皮肤(皮肤灌注程度)➤肾脏(每小时尿量);➤脑(意识状态)

●对所有怀疑休克的患者,推荐测定血乳酸水平,休克时乳酸水平通常>2mmol/L。

 

2016年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休克的最佳定义是急性循环衰竭,诊断流程参见图2:

 

【临床分享】休克的诊断标准

图2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诊断流程

 

推荐意见1:需综合病因、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血压、血乳酸情况早期识别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推荐意见2:急性循环衰竭(休克)典型的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包括意识改变(烦躁、淡漠、谵妄、昏迷),充分补液后尿量仍<0.5ml/(kg·h),皮肤湿冷、发绀、花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推荐意见3:血压不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必要条件,血压正常不能排除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推荐意见4:乳酸水平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重要依据。

 

2013年VincentJL等在NEJM发表《循环衰竭》,指出休克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与生化指标综合评估。

 

随后2014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将这个最新概念引入国内,发布了《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阐明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明确的诊断标准,强调早期识别诊断和早期干预,结束了我国没有相关指南或共识的历史,有利于普及和提升休克诊疗的总体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常见疾病不典型,典型疾病不常见”,典型的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是合并低血压,但是低血压并非是休克诊断的必要条件,休克也可以没有低血压,甚至血压偏高,对于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自基线下降40mmHg,即便收缩压>90mmHg也应早期觉醒,考虑休克的可能并早期干预。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核心是微循环而不是全身动脉血压。

 

目前还是有很多临床医生对检测乳酸比较陌生,作者曾到某专科ICU会诊,建议急查乳酸,值班主治医师竟然问我“乳酸是啥?”

 

组织缺氧使乳酸生成增加,在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改变之前,组织低灌注与缺氧已经存在,乳酸水平已经升高,是诊断休克的重要依据,是诊断休克最重要的生化指标。

 

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时若血乳酸>4mmol/L,病死率达80%,因此乳酸应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但是其它原因引起的无氧代谢增加也可导致乳酸升高,如寒战、癫痫、高通气等,而肝衰竭、线粒体受抑制时乳酸也可增加。

 

如不能明确原因时,则应先按照组织缺氧状况考虑。

 

检测每小时尿量非常重要也非常简单,是观察组织低灌注的三个“窗口”之一,反映肾脏的灌注。

 

数年前北京有教授讲课,说曾去某医院新建的ICU参观指导,说此ICU硬件不错,但对休克“听之任之”。

 

总结

 

(1)拯救休克从早期识别诊断开始,出现早期征象应及时处置以降低病亡率;

 

(2)休克的诊断标准可简单概括为『两低一高』:低血压、低灌注与高乳酸,低灌注体现在3个窗口,神志、皮肤与每小时尿量(详见图1);

 

(3)休克诊断应结合临床综合评估(详见图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