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云医
肿瘤患者常会出现腹泻,涉及基础病、癌症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等因素。本文将从病因到治疗方案一一解读。
肿瘤患者腹泻的常见病因
肿瘤相关性:多见于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等
治疗相关性:外科手术并发症、化疗(如 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放疗
感染性:肠道致病微生物引起,如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等
腹泻伴随症状评估
腹痛:常与感染性腹泻有关,而分泌性腹泻多无腹痛。小肠疾病痛在脐周,便后腹痛缓解不著;结肠病变多痛在下腹部,便后缓解。
重度失水:以分泌性腹泻多见;
发热:提示感染或肠道淋巴瘤;
里急后重:直肠乙状结肠病变;
消瘦:小肠吸收障碍。
腹泻治疗方法
1. 腹泻症状较轻时,可给予蒙脱石散剂、洛哌丁胺,同时对症治疗,用口服补液盐(ORS)预防和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口服维生素。
2. 若腹泻严重,或伴呕吐、消化道出血、少尿、无尿甚至休克时,应禁食,立即静脉滴注大量液体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静脉滴注多种维生素;有低钾血症时还须补钾。
3. 重症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
4. 化疗患者常发生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应用止泻药的同时,应考虑有无合并感染,必要时服用抗菌药,如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
当明确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时,应服用去甲万古霉素。
5. 免疫疗法引起的腹泻(2018 ESMO 成人癌症腹泻指南推荐)
如果症状存在> 2 天,英夫利昔单抗 5 mg / kg,每 2 周一次,直至缓解 。维多珠单抗可能是一种替代英夫利昔单抗,高效且安全的方法 。
6. 饮食调整
腹泻发生与饮食相关,改变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或者避免腹泻。
Tips: 关于腹泻
0 级:无腹泻
1 级:大便次数增加 2~3 次/日
2 级:大便次数增加 4~6 次/日,夜间大便,中度腹部绞痛
3 级:大便次数增加 7~9 次/日,大便失禁,重度腹部绞痛
4 级:大便次数增加 ≥ 10 次/日,脱水,需肠外营养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