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肿瘤免疫治疗
2018诺贝尔奖揭开面纱,热门了多年的肿瘤免疫疗法终于得奖了!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那么,肿瘤免疫治疗究竟是什么?
“癌症免疫疗法”被各大顶级学术杂志评为2013年最佳科学突破。当年出版的《科学》杂志给予评论:“今年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尝试激活病人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免疫疗法,相对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有一个本质逻辑区别:“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而不是癌症细胞。
以往,无论手术、化疗还是放疗,我们的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杀死癌细胞。人们慢慢发现这个策略至少有三个大问题:化疗、放疗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都极大伤害病人身体,包括大大降低免疫抵抗力;每个病人的癌细胞都不一样,所以绝大多数抗癌药,尤其是新一代的靶向药物,都只对一小部分病人有效;癌细胞进化很快,所以抗药性很容易出现,导致癌症复发率很高。
“免疫疗法”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目标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因此相对上面三点传统治疗中的缺陷,“免疫疗法”在理论上有巨大优势:它不直接损伤,反而增强免疫系统;可以治疗多种癌症,对很多病人都会有效;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复发率低。
免疫治疗之所以让人激动,主要因为三点:
第一,免疫疗法能治疗已经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标准疗法全部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后,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免疫疗法有“生存拖尾效应”。响应免疫疗法的患者,有很大机会高质量长期存活,这批曾经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通常被称为“超级幸存者”。这种“拖尾效应”是免疫药物和化疗或靶向药物最大的区别。
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患者中,免疫疗法都制造出了一批超级幸存者。20%左右最初尝试免疫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都成了超级幸存者。这就是免疫治疗带来的奇迹。
第三,免疫疗法是广谱型的,适用的患者群体包括十多种癌症类型。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等。异病同治成为了现实。
目前这两个明星药物已经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上市,包括中国。而且它们目前在中国的售价基本是全球最低,是患者的巨大福音。
需要指出的是,肿瘤免疫疗法包含了很多不同类型,其中最受关注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是“免疫检验点抑制”。詹姆斯艾利森推动的CTLA4抑制剂和本庶佑启发的PD-1抑制剂,都属于这一类。
免疫细胞为了避免攻击正常组织,会在细胞表面表达一些特别的蛋白质“刹车”,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检查点”,当“刹车”检查到正常细胞时就会起作用,阻止免疫细胞“误杀忠良”。然而,一些癌细胞劫持了该系统,能“伪装”成正常细胞擅自踩下“刹车”,结果逃避了来自免疫细胞的攻击。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