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最近,小妙在家玩手机时又双叒叕看到一条“吃木耳中毒”的新闻:
深圳一女子因吃了木耳后发生剧烈腹泻,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食物中毒,体内多脏器已经衰竭,需要进行紧急肝移植。
吓得小妙赶紧回忆了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吃过木耳。
为什么吃木耳会致命?很多人吃了也没出现什么问题啊?
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家属询问过医生后才知道,买来的干木耳本没有毒,但在长时间泡发的过程中,会滋生一种叫作“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
这种细菌不会致命,活动时却会产生剧毒代谢物—米酵菌酸。
就算木耳煮熟了,米酵菌酸也不会消失,它的厉害之处在于:
一、毒性极高,并且具有很强的耐热性,煎、炸、烹、煮等日常烹饪方式并不能直接将其杀死;
二、很多人无法分辨木耳是否已经产生毒素,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三、目前医学上还没有针对米酵菌酸中毒的特效药,通常都是通过透析来完成,治疗花费30到40万,但成功几率仅有1%-2%;
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热议,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市民们要小心“祸从口入”。
米酵菌酸中毒后可能会有短暂的潜伏期,一般在30分钟至12小时内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会达到半天至1天。
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只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吃的不干净,往往因此耽误了治疗。
摄入的米酵菌酸毒素越多,病情也就越严重。可能会出现呕血、抽搐、神志不清、脏器衰竭等症状,重症者2-4天就会发生死亡。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当外部环境不够卫生,如泡发木耳周围有过期变质食物,家里的洗菜盆也没有那么干净时,就很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注意:泡发1.5天~2天左右的木耳最易产生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也就是产毒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当木耳泡发时,环境湿润、湿度较大,最适合细菌生长,所以夏秋两季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还有人可能会问:
木耳中毒都是因为米酵菌酸吗?
若是无良商家给木耳喷洒农药,吃了会中毒吗
医生指出,目前人们食用的木耳农残超标机率较小,农药本身在木耳栽培、晾晒、储存期间也会部分降解。
在食用前,勤换水充分泡发,再用热水焯一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
相比较来说,大家更需要关心泡发的时间,最好现泡现吃。
如何判断木耳是否有毒?
归根究底,学会判断木耳是否变质才是最重要的。
小妙教大家一个小办法,我们可以先看看木耳表面,如果摸起来有黏黏的感觉,则可能已经产生了毒素,千万不能食用,最好直接扔掉。
即使没有黏黏的感觉,如果已经产生了不好的气味,最好也不要吃了。
很多人往往比较节俭,觉得直接扔掉很浪费,想着用开水煮一下或者重新用水清洗下再接着吃,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温可以杀死细菌但是并不能杀死毒素,并且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日常的烹煮温度100℃或高压都不会破坏它的毒性。
记住3个原则避免中毒
泡发木耳时记住三个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中毒:
1、时间不宜过长
通常情况下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左右即可食用,最多不要超过4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可以更短。
泡发木耳时应勤换水,避免出现浑浊、发粘和异味。当外部温度过高时,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室泡发。
2、保持外部环境清洁
在泡发木耳时要保持厨房卫生,不要有变质发霉的食物,用完餐具及时清洗。
泡发前先将木耳清洗干净,再放入干净的容器中泡发。
3、随吃随发
泡发时一次量不应过多,吃多少泡多少,泡发后尽快吃完,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
在家中一旦发生米酵菌酸中毒,一定要先大量喝水进行催吐,并尽快就医。凡是和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无论是否发病,也都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除了木耳,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银耳、薯类制品等如果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也可能发生食物中毒,需要额外注意。
食物虽好,但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关于生命健康的问题千万不要忽视哦!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