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间叶源性肿瘤
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概述: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间叶成分构成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这类恶性肿瘤不按其组成成分命名而通称为间叶肉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和各部位,好发于四肢。关于本病的组织发生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是属于间胚叶组织的发育形成障碍或停留于不成熟的阶段。另一种认为是不同种类肉瘤的混合瘤 , 是间胚叶细胞通过化生及再生后向多种间胚叶组织转变的表现恶性间叶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更多见于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为40岁~65岁。本例患者所主诉之舌根肿物,即为恶性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成分为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恶性间叶源性肿瘤具有多种肉瘤成分,这可能是间胚叶组织受到某种损害刺激后引起恶变的结果。此类肿瘤生长较快、界限不清、无包膜,切面结构及色泽多样、常有坏死、出血及囊性变。肿瘤除纤维肉瘤成分外,尚有其他多种肉瘤成分,常为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等。较少见软骨肉瘤及骨肉瘤成分。本病案当中出现的主要为其中平滑肌肉瘤这一成分。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多可于体表扪及突出于皮肤或粘膜的包块,质中偏硬,界线不清,无明显压痛,发病部位正常活动障碍,或伴有疼痛。患者可出现纳差、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如发于舌下及咽喉部可导致咽干、咽痒、吞咽受阻,面部及舌体有痛感。CT影像学检查可见密度不均匀的巨大肿块 , 部分病例内可见大块的钙化灶:含有脂肪肉瘤成分的病例可见脂肪密度区,镜下有脂肪密度成分。治疗手段:对于恶性间叶源性肿瘤,首推进行手术治疗。如恶性程度较高、伴有扩散转移或无手术条件者,可使用化疗控制病情。本病属于中医“岩”的范畴,多因气滞血瘀、痰毒互结而成,由于本病例之肿瘤发于颈部,故进一步归属于“失荣”一病。本病治则为散结消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补虚。多用散结汤加味鳖甲、穿山甲散结消痈,蒲公英、蛇舌草清热解毒。同时应考虑由于多发于老年人,故应加味枸杞西洋参等补气养阴的药物顾护正气。本病临床相对少见,且病情相对复杂,治疗时当中西医多种手段并用,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