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 【病例分享】一例罕见的暴发性糖尿病

【病例分享】一例罕见的暴发性糖尿病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19-12-18阅读量:23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患者信息

胡某,男,23岁,学生,因口干、多饮、多尿半月,腹痛3天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未诊治。3天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腹痛,为持续性剑突下痛,急诊收入。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入院查体

T36.1℃,P140次/分,R23次/分,BP90/60mmHg,身高170cm,体重38kg,BMI.13.15kg/m2。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合作。

 

体格检查

全身皮肤黏膜干燥,呼气无烂苹果味;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舟状腹,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剑下及左下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无叩击痛,肠鸣音3-4次/分。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随机血糖23.9mmol/L,急查血常规示WBC4.42×109/L,RBC4.01×1012/L,HB122g/L,尿常规示葡萄糖4+,蛋白质±,酮体3+,电解质示K+3.0mmol/L,Na+133mmol/L,动脉血气分析示pH7.10。

 

糖化血红蛋白7.5%。糖尿病自身抗体示抗胰岛素自身抗体测定(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均阴性。剩余碱-20.6mmol/L,肝功示TP50.0g/L,ALB29.8g/L,血淀粉酶420U/L,血脂示HDL0.73mmol/L,LDL3.14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

 

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暴发性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疗

治疗上予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泵入,静脉补糖,抑酸保护胃黏膜,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较入院时明显好转,入院第2天日复查尿常规示尿酮转阴,血气分析基本恢复正常。入院第5天复查血电解质恢复正常。入院10天后血糖平稳,查标准馒头餐示血清FC-P<0.1nmol/L,2hC-P<0.17nmol/L。出院后给予门冬胰岛素3次加睡前地特胰岛素1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门诊随访血糖控制达标,继续随访中。


【病例分享】一例罕见的暴发性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往往都是同步升高,然而,近年发现有一种糖尿病发病,血糖超高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却大致正常(或仅仅轻微升高),它就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typeldiabetesmellitus,FT1DM)」,本病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首先报道,并将其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一个新亚型。

 

暴发性1型糖尿病大多在成年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以「起病急骤、血糖显著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或轻度升高、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为特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大多数患者起病前两周有前驱感染病史,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亦可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

 

2.自身免疫:

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时虽然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阴性,但后来发现在该类患者中GAD-Ab转阳、胰岛炎以及外周血GAD反应性T细胞增多,提示至少部分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3.遗传易感性:

本病在黄种人发病率高于白种人。日本的发病率较高,我国、韩国及菲律宾亦有类似报道。多数证据显示,人类基因HLA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但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位点不同。

 

4.与妊娠有关:

大多数女性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2周内,妊娠期新发生的1型糖尿病几乎都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FT1DM的临床特点


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多数存在严重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未及时救治,患者往往在短期内死亡。

 

与典型的1型糖尿病相比,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大、病程短、酮症酸中毒程度重,糖尿病相关抗体(如GADA、ICA、IAA等)一般为阴性,大部分患者血清胰酶升高。此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前大多有流感症状或胃肠道症状,女性可能在妊娠期间或产后迅速起病。

 

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时一般尚有少量胰岛功能残存,而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时胰岛分泌功能已几乎完全丧失,所有患者均需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并且胰岛素用量较大。

 

FT1DM的诊断标准

Imagawa等提出暴发性1型糖尿病应具备以下几点:

 

1.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史,如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

 

2.起病急骤,高血糖症状出现1周内即可迅速发展为「酮症酸中毒」;

 

3.血糖与hba1c分离,起病时代谢紊乱严重,随机血糖≥16.0mmol/L(大多超过30mmol/L),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4.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空腹血清C肽<0.1nmol/L(0.3ng/ml)和刺激后血清C肽<0.17nmol/L(0.5ng/ml);

 

5.免疫指标:目前报道不统一,起初认为,此类糖尿病的特点之一是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近年发现,患者可以伴有自身抗体的出现,因此,抗体是否阴性已经不再作为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依据;

 

6.胰腺外分泌受损:多数患者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及弹性蛋白酶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这其中,2、3、4这三点最为重要。简而言之,FT1DM的诊断要素主要包括起病方式及胰岛功能两点,即表现为急速起病而胰岛功能几近丧失。因此,凡遇到超高血糖而hba1c接近正常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应考虑「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

 

 

FT1DM的治疗原则

一旦疑诊为FT1DM,应立即开始治疗,否则,病情将迅速恶化,死亡率较高。

 

暴发性1型糖尿病应按照酮症酸中毒积极救治,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防治感染等,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糖、酮体、肝肾功能、胰酶、肌酶、心电图等。

 

此外,对胰腺外分泌异常(即胰酶升高)的处理与胰腺炎类似,一般需要2~3周才可逐步恢复正常。由于患者胰岛功能已完全衰竭,故这种病人需终身使用胰岛素。

 

预后

 与经典1型糖尿病相比,暴发性1型糖尿病病情更加凶险、更易发生微血管并发症、预后更差,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正确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