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云医
但脐带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如:长度异常、脐带打结、脐带血栓、脐带螺旋等。这些异常又有哪些影响呢?
1、脐带长度异常
定义:尽管教科书告诉我们足月妊娠胎儿脐带长 30-100 cm,平均 55 cm,直径 0.8-2.0 cm,但在临床上,对脐带过长过短的界限始终缺乏一个共同标准。
一般来说,脐带长度>100 cm,称为脐带过长;长度<30 cm,称为脐带过短。
发生因素:
脐带过长:孕次、BMI(呈「剂量反应相关」)、男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尤其孕前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等。
脐带过短:有妇科炎症疾病史的孕妇,辅助生殖技术也可能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胎盘重量也与脐带长度显著相关,呈「两极分化」,胎盘重量越大,脐带过长风险越高;重量越小,脐带过短风险越高,但关系并非线性对应。
危害:
脐带过长:胎儿容易发生脐绕颈,缠绕肢体,脐带打结、扭曲、栓塞,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发育迟缓。并且分娩时影响产程的进展,脐带脱垂,导致死胎、死产等。
脐带过短:可导致胎位不正、先天性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娩期产程进展停滞及胎儿窘迫,以及增加胎死宫内风险等不良结果。此外还增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超过50%)的风险。因此急诊终止妊娠和剖宫产风险也相应增高。
脐带过短
预测:
产前超声很难测量准确的脐带长度,巴西 Campinas 大学的一项研究根据脐带的直径来间接预测胎儿的结局——太细的脐带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有关,而太粗的脐带可能与巨大儿有关。
有研究表明在产前 4 周利用核磁共振(MRI)三维建模软件测量的宫内脐带长度,与产后脐带长度有着高同类相关系数,表明MRI可以作为脐带长度预测的手段。
国内还有研究提出「四象限脐带计数估测法」:即超声观察脐带在 4 个象限内的分布,若 2~4 象限有脐带,则不测量长度,如只有一个象限内有脐带,则以超声血流显像(CDFI )显示脐带可见段测量长度,其预测脐带正常的符合率 98.24%,诊断脐带过短的符合率 62.07%。
2、脐带假结(false knot)
定义:由于脐带华通胶局部增生过多、或因静脉卷曲等而在脐带表面形成的凸起。一般对胎儿无影响。
脐带假结
3、脐带真结(true knot)
定义:指脐带在宫腔内形成环套,大多由胎儿运动导致,发生率约 0.3-1.2%,是胎儿性命攸关之所在 。
发生因素:
脐带过长是脐带真结的最强影响因素,其次产妇高龄,孕次增加、羊水过多、男性胎儿、糖尿病、孕前慢性高血压等因素。并且,前次妊娠发生过脐带过长、过短或真结的,在之后的妊娠中极有可能再发,风险甚至可能超过 50%。
危害:
真结会导致胎儿缺氧、胎儿窘迫等,剖宫产率会有所增加 。当单胎妊娠发生真结时,胎死宫内或死产风险增加 4-10 倍 。还有文章报道,脐带真结与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盘早剥有关 。另外,新生儿5分钟阿普加评分低下以及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转运率也是其不良结局。
诊断:
真结的发现和诊断是有难度的。典型脐带真结的超声表现是「四叶草征」,是非正常的彩色脐血流图像 。2010 年以后,3D/4D 超声图像使得真结的观察能够更加清楚和确切,真假结的鉴别也能够更容易。
三维超声图像真结 VS 假结
4、脐带血栓
定义:脐带动脉或静脉内有血栓形成,临床极为罕见。发生率约为 1/1300。
发生因素:
与孕妇高凝状态有关,脐带其他异常也很关键,例如脐带真结、螺旋过多、过长或过短、脐带缠绕、帆状胎盘、血管内皮损伤等。母亲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危害:
脐静脉仅有一条,血液氧分丰富,因此脐静脉血栓可以致命。栓子迁移至胎盘,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围产儿脑病、神经损害、新生儿肝病等,且增加死产风险。
预测:
超声发现脐带血栓作用有限,临床上如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并排除其他原因时,可能提示脐带血栓存在,密切关注胎心胎动,定期复查脐血流,可能避免不良结局发生。
箭头所指为脐带血栓
总 结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桥梁,脐带的千变万化可能导致各式各样的母儿不良结局。然而,针对这些脐带异常,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临床中只能根据产检和胎心监护情况来监测母儿安全,适时终止妊娠。
希望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能够掌控脐带的一切变化,全方位的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