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传染性疾病。目前按照病原学明确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六型肝炎病毒,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4种病毒性肝炎。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1、甲肝治疗
因为本病为自限性,所以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2、甲肝预后
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患过甲肝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二、乙型肝炎病毒——我国号称是乙肝大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据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全年,总计全国乙肝新发病人数为122.59万人,死亡人数达470人。相比2017年的全国乙肝新发病人数100.81万人,存在高达21.6%的增长,在这些庞大的数据下,中国也逐渐演变成了乙肝大国。
1、乙肝治疗
乙肝的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可能也会有一些区别,最主要的就是抗乙肝病毒,抗乙肝病毒可以选择干扰素,也可以选择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比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等。
同时要给予护肝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如果说这些治疗效果不理想,肝脏损伤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考虑做人工肝,当然,如果这些治疗方式都不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那有可能要进行肝移植。
2、乙肝预后
乙肝的预后患者的预后会相差很大,部分的患者那70~80%的患者可能是一个携带病毒状态,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不发病,还有大概百分之二三十的患者可能会反反复复的出现肝炎的活动症状。还有一部分大概5~10%的人可能会发展到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一度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1、丙肝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2、丙肝预后
丙肝是没有对抗疫苗的,因此慢性丙肝传染性问题一定要注意。丙肝传染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患者家属一定要避免给传染。
慢性丙肝隐匿性强,相对已经来说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二三十年后大约有20%~30%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发展为肝癌。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尤其意大利南部呈高度地方性流行,发展中国家HBsAg携带率较高,有引起HDV感染的基础。
我国调查报告提示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阳性者HDV感染率为0%~32%,总的看,北方偏低,南方偏高。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者HDV感染率先明显高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似。
1、丁肝治疗
对HDV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临床以护肝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主要是干扰HBV-DNA的合成,对HDV-RNA的合成无抑制作用。
2、丁肝预后
HDV与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综上可见,甲型肝炎一般预后良好,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较易发生肝硬化及肝癌。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