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电视、手机等用久了需要淘汰换新,药品和用药知识也是如此。有些退烧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禁用,国内也不推荐患者将其作为首选药。
3类退烧药该淘汰了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安乃近等药物在国外已被禁用,我国虽然在1982年发布的《关于公布淘汰127种药品的通知》中,淘汰了氨基比林(针、片)、非那西丁片,但对于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给予了保留。
因此,复方氨基比林(曾用名:安痛定注射液)、去痛片等这些保留氨基比林“血统”的药物,以及安乃近等同宗“兄弟”依然在被使用。
这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
1、安乃近
上世纪20年代,安乃近开始作为退烧药使用,1977年美国正式禁用,并将该药从市场上撤出。目前世界范围内30余个国家禁用此药。
这主要是因为它可能引起一些严重后果,如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病。目前在国内,安乃近也不作为首选退烧药。
2、去痛片、APC片、氨非咖片(PPC片)
这三种药都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1922年~1934年,氨基比林曾流行于欧洲、美国。但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现,服用此药的病人发生了口腔炎、咽喉痛等症状,后证明其能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感染。
1938年,美国把它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丹麦从20世纪30年代起禁用该药。现行的美国和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已查找不到此药。
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退烧药。1953年后,欧洲许多国家发现肾病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后证实与服用非那西丁有关。现在这些药也并非一线退烧药。
3、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上市之初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疼痛和退烧。
但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建议它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且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服退烧药的3个原则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退烧药主要有两种,一是扑热息痛,吸收快速而完全。二是布洛芬,可缓解由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不超时
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等用于退热时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用同种退烧药24小时内不宜超过4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应超过4小时。如果超过3天,发热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超量
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才可使用退热药物,不要为了快速退烧,擅自加大用量。
不混用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1种退烧药就能缓解病情,同时用多种会增大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用退烧降低体温只是治标,一定要找到病因,在有针对性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药物,才更安全、更有效。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