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11月27日,知名男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然发生昏厥。经抢救后遗憾去世,年仅35岁。
医院最终宣布结果为——心源性猝死。
目前,高以翔以抵达家乡。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高以翔猝死”消息一出,令所有人感到震惊!
没想到195厘米的身高,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素质一向很好的高以翔,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意外。
对于高以翔的突然离世,不禁让我们反思:
经常锻炼身体素质高,就不会发生猝死吗?猝死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猝死,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4月15日,深圳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在加班多天后突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过;
7月4日,31岁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肖育众被发现倒在实验室,不幸离世;
10月16日,14岁男孩在学校千米体测跑中突然倒地,抢救无效去世;
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徐勇因大面积心肌梗死不幸去世;
仅在2019年一年时间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猝死事件就不再少数,你还敢忽视它的存在吗?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者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内因或者无外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死亡。
严格的讲猝死是一种结果,而心脏骤停才是正在发生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这给出的猝死定义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猝死一般分为两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急性心梗、肥厚型心肌病等。
多在急症发作后1小时内死亡,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
非心源性猝死,是指非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包括脑出血、药物中毒、重症哮喘、急性肺栓塞等。
虽然非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只占了20%,但由于猝死后果的严重性,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中文版)》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约为54.4万例。
相当于每 1 分钟就有 1 个人因为心脏猝死而去世。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从这个角度看,高以翔的悲剧,其实并非偶然。
从疲劳到猝死,可能只需6步
虽然猝死往往发生在瞬间,但也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能够提高警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猝死的发生。
1、胸闷、胸痛
如果自己或身边有人在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感到喘不过气。
或者胸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休息后也很难缓解,则需要警惕猝死的发生。
2、头晕心慌
长期熬夜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持续性的熬夜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则要小心了。
3、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在晕厥发生前,多数人会感到眼前发黑。
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需要尽快就医,查明原因。
4、极度疲乏
无明显原因的持续性疲劳感,没有力气,胸闷、心慌,需要高度警惕心肌炎。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较为多见,容易引发急性心衰、休克和猝死。
、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提醒:
如果持续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同时有记忆减退、头痛、关节痛、睡眠紊乱等表现,应前往就医。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