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儿科用药> 房颤诊疗最新文献速递-2021年6月刊

房颤诊疗最新文献速递-2021年6月刊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1-12-14阅读量:276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本文内容速览

01 Risk of Severe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Rivaroxaban Compared with Apixaban, Dabigatran and Warfarin.

与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和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与严重异常的子宫出血风险相关

Eworuke E, Hou L, Zhang R, et al. Drug Saf.2021;10.1007/s40264-021-01072-0.  IF:3.443

在育龄妇女中(通常<50 岁),出现了一些关于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后异常子宫出血 (AUB) 的报告。美国FDA在常规药物警戒活动中,发现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检测到利伐沙班严重AUB的信号。AUB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停止抗凝,从而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鉴于育龄妇女在 DOAC 产品批准试验中的代表性不足,真正的风险可能是未知的。此外,没有关于风险是否因口服抗凝剂而异。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使用利伐沙班与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和华法林的女性发生严重异常的子宫出血(SAUB)风险。

SAUB定义为与输血或手术干预相关的阴道出血。

对FDA的Sentinel System(10/2010-09/2015)中18岁以上患有静脉血栓栓塞(VTE)或房扑/房颤(AF)且新使用DOAC(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或华法林的女性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达比加群(HR 1.19;95% CI 1.03-1.38)、阿哌沙班(1.23;1.04-1.47)和华法林(1.34;1.22-1.47)相比,利伐沙班导致手术干预的阴道出血风险增加。与高剂量达比加群(150mg)相比,高剂量利伐沙班(20mg)与导致手术干预的阴道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相关(HR 1.16;95% CI 1.00–1.34)。对于无妇科病史的患者,与达比加群(1.22;1.05-1.42)、阿哌沙班(1.25;1.04-1.49)和华法林(1.36;1.23-1.50)相比,利伐沙班与手术干预风险相关(图1)。

图1 在倾向评分分层队列中,60 天内阴道出血导致手术干预的成对风险比

在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的比较中,未观察到手术干预风险的差异,利伐沙班导致当天输血的阴道出血风险增加(1.49;1.03-2.17)。18-50岁的患者(HR 7.60;95% CI 1.79-32.34),AF患者(HR 6.67;95% CI 1.51-29.52)和高剂量患者(HR 1.54;95% CI 1.04-2.30)的输血风险增加。

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显著增加了18-50岁患者的输血结果风险(HR 2.25;95% CI 1.68-3.01),该风险主要存在于18-50岁诊断为VTE的患者中(HR 2.21;95% CI 1.61-3.02)(图2)。

图2 在倾向评分分层的队列中,阴道出血导致当天输血的风险比

本研究证实了先前关于 SAUB 与利伐沙班使用有关的报道。

本研究还发现,与老年女性相比,绝经前女性发生 SAUB 事件的风险更高。且与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相比,使用利伐沙班显著增加 SAUB 风险。

02 Risks associated with discontinuation of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sults from the GARFIELD-AF Registry.

新诊房颤患者停用口服抗凝药的相关风险:来自 GARFIELD-AF 注册研究的结果

Cools F,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21;10.1111/jth.15415. IF:4.157

AF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OAC)可降低卒中/体循环栓塞(SE)的风险,接受OAC治疗的患者停药率很高。由于缺乏前瞻性数据,停药对临床结果的影响仍不太清楚。

本研究对GARFIELD-AF注册研究中停用OAC患者的结果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研究终点为死亡/卒中/体循环栓塞 (SE)/急性心肌梗死 (MI)、死亡/卒中/SE,以及死亡、卒中/SE和 MI。该分析中所有卒中都是非出血性的。出血性卒中被认为是大出血。

共纳入23,882例患者,其中VKA 患者11,908(49.9%)例,DOACs 患者11,974 (50.1%) 例(Ⅹa 因子抑制剂:9,228 [38.6%] 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746 [11.5%])。停用OAC定义为连续≥7天停止治疗。

停药后随访(至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天数)511 天(四分位间距 (IQR):291-648)。

结果显示,无论是否重启OAC,与继续使用OAC的患者相比,连续 7 天停用 OAC 的患者(n=3114,13.0%)发生所有事件的风险较高(p<0.001),但心血管死亡除外(HR 1.37 [0.80-2.35]),包括复合事件和个体事件终点:死亡/非出血性卒中/SE/MI(HR 1.67 [1.35-2.08],死亡/非出血性卒中/SE(HR 1.66[1.31-2.09],死亡(HR 1.62 [1.25-2.09]),非出血性卒中/SE (HR 2.21 [1.42-3.44]) 和 MI (HR 1.85 [1.09-3.13]) (图 1A). 这些结果在停用 OAC≥30 天的患者中进行的敏感性分析得到证实(图 1B)。

图1 确诊AF后2年内停用OAC≥7天(A)和≥30天(B)的患者,与继续OAC的患者相比,结局事件的校正风险

对于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DOACs治疗的患者来说停药的风险是相似的(交互P值的范围=0.145-0.778)。

出血史(1.43[1.14-1.80]),阵发性 vs 持续性AF(1.15 [1.02-1.29]),急诊室护理环境 vs 办公室(1.37 [1.18-1.59]),大出血、临床相关非大出血和轻微出血(10. 02 [7.19-13.98],2.70[2.24-3.25]和1.90 [1.61-2.23]),卒中/SE(4.09[2.55-6.56]),MI(2.74 [1.69-4.43])和左心耳手术(4.99 [1.82-13.70])是停药的预测因素。

年龄(0.84[0.81-0.88],每增加10年)、卒中/TIA史(0.81[0.71-0.93])、糖尿病(0.88 [0.80-0.97])、从AF发病到治疗的周数(0.96 [0.93-0.99]/周)以及永久性 vs 持续性AF(0.73 [0.63-0.86])是低停药率的预测因素。(图2)

图2 停用和未停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之间的校正风险比

连续停用OAC≥7天的患者全因死亡、卒中/SE和MI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除非确定持续存在的患者危害,否则不鼓励对有卒中风险的AF 患者停止 OAC 治疗。

03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Stroke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Men and Women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ged 66 to 74 Years Without Other CHA2DS2-VASc Factors

在没有其他 CHA2DS2-VASc 因素的 66-74岁男性和女性房颤患者中,未经抗凝治疗的卒中风险评估

Abdel-Qadir H, Singh SM,Pang A, et al. JAMA Cardiol. 2021;e211232. IF:12.790

关于65-74岁且没有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AF患者使用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不同指南推荐也不一致。

本研究评估了66-74岁未抗凝治疗,且无其他CHA2DS2-VASc(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75岁、糖尿病、卒中史、血管疾病、65-74岁、女性)危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AF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并研究了卒中发病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使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linked administrative数据库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07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的新诊AF患者16,351例,年龄在66-74岁之间。

主要终点是因卒中导致的住院。用累计发生率函数估计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的 1 年卒中发生率,将死亡视为竞争风险。Fine-Gray 回归法评估患者特征与卒中发生率的关系,并计算每个年龄的卒中风险。

结果显示,163,51例AF患者中(中位[四分位间距]年龄,70[68-72]岁),8,352例(51.1%)为男性;6,314例(38.6%)在随访期间开始抗凝治疗。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总体1年卒中发生率为1.1%(95%CI: 1.0%-1.3%),非卒中死亡发生率为8.1%(95%CI: 7.7%-8.5%)(图1)。

图1 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新诊AF患者因卒中住院的风险(死亡为竞争风险)

卒中的发生率与性别没有显著关系(女性vs 男性HR 1.01, 95CI: 0.96-1.05, p=0.79)。估计的1年卒中风险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从66岁的0.7%(95%CI: 0.5%-0.9%)到74岁的1.7%(95%CI: 1.3%-2.1%)(图2)。

图2 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66-74岁各年龄段预测的卒中1年发病率

此项研究中,没有其他CHA2DS2-VASc危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AF患者,随着年龄从66岁增加到74岁,在没有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估计的卒中风险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相较年轻患者,老年患者从抗凝治疗中的获益更大。

医学审批号:SC-CN-04169
有效期至2022/6/3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与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相比,利伐沙班显著增加严重异常子宫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连续停用OAC≥7天的患者全因死亡、卒中/体循环栓塞和心梗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在考虑任何OAC停用超过7天时都应谨慎。

    在66- 74岁,没有非性别相关 CHA2DS2-VASc 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中,老年患者从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净获益可能更大。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