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 新型冠状病毒
  • 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 没有相关证据不要随便遗弃

    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 没有相关证据不要随便遗弃

    随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打响,恐慌情绪也让谣言四起。近日,“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有网民看到后为了避免被感染,出于恐慌遗弃宠物,甚至有人把宠物从楼上抛下造成宠物惨死。 猫狗能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占C位”,成为人类的伴侣动物,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和人类相爱相杀的磨合岁月。 狗从狼驯化而来,人们驯化狗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  猫的驯化历史比较短,但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不论是狩猎、看家护院,还是清除鼠害、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猫狗都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在这种长期的豢养和驯化的过程中,猫狗已经与人类互相适应,成为人类家庭中的一分子,人类和猫狗互相对一些病毒、细菌产生
    妙手医生
    3102020-02-06
  • 新冠肺炎疫情将如何发展?从传染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说起

    新冠肺炎疫情将如何发展?从传染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说起

    2月2日,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判断疫情应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只为局部爆发。……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钟南山为何作出如此预测?关键时期对加速拐点出现我们应该怎么做?希望看完后你能找到答案。疫情控制的本质目的是降低单一感染者传染力我们已经知道,新冠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此外近日在患者粪便中发现了病毒RNA片段,提示“粪-口传播”途径也值得关注(详见后文)。对于任何一个病毒性传染病,疫情爆发规模由病毒人传人的能力和人类防控能力共同决定。学术界常用基本传染数R0值来
    妙手医生
    3142020-02-06
  • 号称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专家:一个都不能信

    号称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专家:一个都不能信

    1、感冒药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谣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特效药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即便疫苗,也还在研制之中,所以,更不要相信吃点感冒药就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对于有可疑症状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越好。2、盐水漱口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谣言!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的说法在网上疯传,因此,广医一院官方微博发文称,“我院钟南山院士团队正式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3、吃维C能预防新型肺炎?谣言!维生素C存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妙手医生
    3912020-02-05
  • 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接触病人用过的东西会被传染吗?

    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接触病人用过的东西会被传染吗?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中间没有通过其他物品,病原体直接引起的感染。我们最常说的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接吻和性交。接吻、性交本身就是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生的,所以如果有疑似感染症状还是不建议的。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玩具、食具、衣物等)被传染源的排泄物(如粪便可能存在传播,目前不能完全确定)或分泌物(如咳嗽喷嚏伴随的排泄物)污染后被手接触到,然后用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从而进入体内。因此,日常生活中,减少接触传播最重要的还是要勤洗手!专家指出,目前大家对于戴口罩的意识比较足,但却忽
    妙手医生
    4362020-02-05
  • 什么是可疑暴露者?哪些情况算密切接触

    什么是可疑暴露者?哪些情况算密切接触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妙手医生
    4842020-02-05
  • 口罩可以反复用吗?划重点,这几种情况不建议重复使用口罩

    口罩可以反复用吗?划重点,这几种情况不建议重复使用口罩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佩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但因需求量大,需要大家用好每一个珍贵的口罩。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口罩重复使用,这三点需要注意:1、只能重复佩戴自己使用过的口罩;2、每次使用后,可将口罩置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或单独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避免被污染;3、要适当控制重复使用的次数,不应过多。这几种情况不建议重复使用口罩:1、去过医疗机构;2、近距离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3、与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近距离接触;4、口罩有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等情况;另外,提醒大家,一般不需要对重复使用的一次性口罩进行消毒处理,尤其不能水洗。(
    妙手医生
    4212020-02-05
  • 用生理盐水洗鼻腔、吃大蒜,能预防新冠肺炎吗?

    用生理盐水洗鼻腔、吃大蒜,能预防新冠肺炎吗?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一些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民间方法,例如在皮肤上涂抹芝麻油、吃大蒜、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等。这些都是真的吗?答案:假的!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子可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一些有限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从普通感冒中恢复,然而并不能预防呼吸道感染。芝麻油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有一些化学消毒剂可以杀死物体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漂白剂/氯基消毒剂、乙醚溶剂、75%乙醇、过乙酸和氯仿等。然而如果把它们置于皮肤上或鼻子下,对病毒几乎没有影响。在不少研究报道中,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等生物学功能,这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
    妙手医生
    3342020-02-05
  • 疫情期间坐电梯、出行等要戴手套吗?李兰娟院士回应

    疫情期间坐电梯、出行等要戴手套吗?李兰娟院士回应

    疫情高发期,如果做好疫情防护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小区都在电梯间放上了一次性纸巾,防止病毒通过按楼层按键传染。还有很多人直接带上了一次性手套,回到家直接扔掉。这些做法真的有必要吗?李兰娟院士做出了回应。2月3日《新闻1+1》栏目连线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对公共环境下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进行解读。白岩松:2月3日局部的地区都开始上班了,交通工具上人流变得更大,大家会去担心电梯安全吗?坐汽车、火车如何才能更安全?您的建议是什么?李兰娟院士: 现在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加强了公共卫生的爱国卫生行动,所以在火车、汽车上都有消毒的设施,甚至电梯好多单位也都进行
    妙手医生
    4742020-02-05
  • 李兰娟院士团队找到的两款药究竟是什么? 专家解读来了

    李兰娟院士团队找到的两款药究竟是什么? 专家解读来了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 王卡拉 张兆慧)2月4日下午,针对新冠肺炎传来好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阿比朵尔(国家药监管理局审批名称为阿比多尔,以下称阿比多尔)、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两种药物从众多抗病毒药物中“筛选”而来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多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李兰娟院士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
    妙手医生
    3212020-02-05
  •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病人患病9至12天时病情最重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病人患病9至12天时病情最重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月3日、4日的新增重症病例分别为492例和431例,相比2月1日的186例有明显提升。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5日对此问题分析称,目前对新冠肺炎的甄别速度大大加快,确诊病例增加,重症病人也会增加,这是符合规律的。李兴旺当日还介绍称,根据目前数据,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病情最重的时期是患病后9至12天。在患病初期,有的病人持续高热,但相当一部分病人是中低热。有医生形容称,病人的症状和CT影像是分离的,有时病人肺炎很重,但病情不重,一周后病情可能会加重,病情进入快速发展过程。(本文转载自环球时报,不代表妙手医生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
    妙手医生
    3352020-02-05

72小时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