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据中康CMH数据显示,中国泌尿补肾类用药市场规模已经过100亿,据预测,2020年还将达到15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实中存在大量盲目购药的行为。
乱吃补肾药物,不问医生自行购买“天然无害”的中草药,无疑就是在自己坑自己。
许多人认为,中草药成分天然,相对西药而言,副作用比较小,更适合治疗“肾虚”这种慢性病。
但正是这种认知,让许多人深受其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广东地区,尤其喜欢用药材煲汤,但数据显示,广东省肾病患病率普遍更高,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个患上慢性肾病。
而专家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正是滥用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所致。
2018年《美国肾病协会临床杂志》发布了一份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名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们常听说的补肾灵药“六味地黄丸”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六味地黄丸的热销,除了中国人特别热衷补肾之外,还有一大原因是不良商家的恶意营销,大肆炒作。
我们往往被告知,六味地黄丸就是补肾的,中成药,没有副作用。
但真相是,六味地黄丸只能调理肾阴虚!肾阳虚的人只会越吃越坏。
并且六味地黄丸中所含的成分之一“泽泻”也被证明有明确的肾毒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们在网上或街边小广告上看到的壮阳药、壮阳内裤也都是“智商税”。
套路大多都是,普通销售假扮老中医,诱导消费三无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你吃了觉得好像有点效果的,大多是掺杂了一点“西地那非”药末,也就是传说中的“伟哥”。
2018年新华社报道了—起底跨省制售假保健品骗局。
几捧西地那非粉,几捧玉米粉,在脸盆里混合搅拌后,装入胶囊,加上精美的包装,堂而皇之的就变成了“壮阳”、“补肾虚”神药。
这样没有正规生产厂家、没有准确生产日期、更没有经过相关质量检测的“保健品”,竟通过网络销往20多个省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辨肾虚的类型,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是正确治疗肾虚的前提。
药品无小事,购药用药谨遵医嘱,才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认识肾虚,也能够慧眼识破骗局。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