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小小一枚泡腾片,放入水中,只需几十秒,就成了一杯“汽水”,快捷又方便,解决了很多人吃药难的问题。
但有些人服用泡腾片方法不当,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给身体造成伤害。
这样服用泡腾片很危险
泡腾片是一种安全、服用方便的剂型,但使用不当,让它“生气”,可能十分危险。
1、“没消气”就喝或干吞
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崩解剂,放入水中后,崩解剂和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泡腾片迅速崩解,全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
这期间会出现大量气泡,就像汽水一样,但泡腾片未完全溶解,气泡还没消失时不要急着喝。这时还有部分药物没有崩解,如果进入口腔,崩解过程继续,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通过食道进入胃肠,会引起腹胀、腹痛、打嗝等,如果进入呼吸道,会引起呛咳,严重时会影响呼吸。
如果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腔,相当于把嘴当成杯子,药物崩解的全过程都在嘴里进行,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气体,影响呼吸,甚至出现窒息。
建议:在泡腾片完全溶解、气泡完全消失后再饮用。
2、开水冲泡
水温过高会烫坏药效。泡腾片崩解是利用钠盐和水反应的原理,并非用高温“烫化”。维生素C泡腾片容易被氧化,如果用热水冲,还会损失药效。
建议:不需要用开水冲泡,一般40℃左右的温水就能冲开。
3、用茶水或饮料冲服
因为常用的泡腾崩解剂,是由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而茶水中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会与崩解剂起化学反应。
建议:用温水冲泡即可。
服用泡腾片,两点要注意
现泡现喝泡腾片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因水解、氧化等作用而影响药效,因此泡好后不能放太久再喝。
建议每次冲调用200毫升左右水即可,等泡腾片完全溶解后就尽快喝完。
减少钠摄入
泡腾片崩解剂中含较多的钠,而长期摄入高钠食物,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苏格兰邓迪大学的一项针对120万人的研究表明,服两种及以上含钠较高药品的患者,心脏病发作、死亡和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其他人高出16%。
平时血脂、血压较高,有家族史或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少用或慎用泡腾片。常用泡腾片的老人要注意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期间应适当减少盐的摄入。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