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妙手资讯>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糖尿病足感染了

糖尿病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糖尿病足感染了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19-08-17阅读量:239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糖友们其实常常真正困扰的问题不是血糖高带来的影响,而是各种并发症的困扰,尤其是糖尿病足感染。

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可能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等典型的全身炎症表现;足部皮肤红、热、肿胀、变硬、疼痛或触痛、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少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长期的高血糖,因此约50%的DFI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存在尤其在严重缺血和长病程的老年患者。 


最新(2019)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中提到: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DFI)的诊断要以全身和局部炎症的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而不是以局部是否培养出病原菌为诊断依据。因为皮肤表面微生物的存在不能被认为是感染的证据,通常只有大量的细菌数(一般定义为每克组织细菌>10^5 copies)才是诊断感染的基础,但对于DFI来说,这个概念尚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对所有DFI患者均需行血清炎症标志物测定,包括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超敏CRP、ESR及降钙素原等,任一炎症标志物均不能单独用于DFI的诊断,对大多数DFI不应推荐常规做降钙素原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部分患者中,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常不明显,甚至一些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也是正常的,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或者严重缺血的IDF患者来说,如果检查得到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这往往提示严重感染。

对于溃疡创面应该进行微生物培养,主要有棉拭子蘸取创面分泌物及刮匙、探针、无菌针等深部组织取材、脓液抽吸法等,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建议尽可能从深部组织获取病原菌培养标本,必要时采集创面和健康部位过渡段的少量组织进行培养,对于已经使用过抗菌药物数周、创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深部组织取材敏感性及可靠性更高,但对于轻度感染伤口尤其是条件不允许的医院也可采用棉拭子采集,必要时采取深部组织取材并及时送检至上级医院。

此外,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建议常规进行足部X线平片检查。

         来自“医脉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更多>
  • 糖尿病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糖尿病足感染了

    糖友们其实常常真正困扰的问题不是血糖高带来的影响,而是各种并发症的困扰,尤其是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可能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等典型的全身炎症表现;足部皮肤红、热、肿胀、变硬、疼痛或触痛
    妙手医生
    239 2019-08-17
  • 糖尿病友皮肤感染需警惕,清洁创面很重要

    糖尿病友皮肤感染需警惕,清洁创面很重要

       糖尿病可以引起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当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可以导致糖尿病足病,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表现为
    妙手医生
    186 2019-08-17
  • 3种表现小心了,可能是“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足,保持4个习惯

    3种表现小心了,可能是“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足,保持4个习惯

         糖尿病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问题,最为严重的一种当之无愧是:烂脚,也就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的第一条件。长期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脚上的神经受损、血管狭窄
    妙手医生
    264 2019-11-12
  • 做好这十点,远离「糖尿病足」

    做好这十点,远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国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变,组织缺血、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病理基础,三者通常合
    刘丹药师
    254 2019-09-04
  • 关于糖尿病足你需要知道这些

    关于糖尿病足你需要知道这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有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足发病率在0.19%~14.15%,老年人较为多见,糖尿病足如果后期不注意护理,会引起坏疽截肢。
    按说
    251 2019-09-03